為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社會團體的時代育人擔當,切實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的快速健康發展,中國信息協會計劃舉辦全國幼兒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等級測評活動,并啟動“院士+”卓越人才培養計劃。7月18日下午,全國幼兒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等級測評活動暨‘院士+’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新聞發布會于線上直播召開。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會長周長春主持發布會,1100余人參加了本次發布會。
日前,清華大學博士、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云創大數據總裁劉鵬教授憑借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學術造詣和出色成就,受聘為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人工智能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周長春會長、丁書林常務副會長、尤丹立副會長為其頒發了證書。
7月17日下午,由云創大數據舉辦的人工智能就業免費實訓圓滿收官!在為期5天的培訓日程中,參訓學員通過云創大學平臺(http://edu.cstor.cn)參加了培訓學習,不少粉絲和網友也通過嗶哩嗶哩直播間觀看了培訓實況,培訓效果受到好評!
目前,國內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但每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不足20萬人,遠遠不能滿足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為了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拿到大數據工作的“金鑰匙”,7月13日,云創大數據舉辦的人工智能就業免費實訓正式開班。來自全國高校的師生們通過云創大學平臺(http://edu.cstor.cn)參加實訓,還有不少的粉絲和網友通過嗶哩嗶哩云創大數據直播間參加學習。
為了實現云創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合作項目在全國各個城市的落地,幫助已有的城市合伙人推動課程復制及推廣,7月9日下午,云創大數據在“騰訊會議”線上舉辦了云創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城市合伙人擴大會議,云創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城市合伙人和有意向成為城市合伙人的行業同仁蒞臨參會。
一直以來,火熱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工作,因為其高薪和市場需求大,一直受到高校畢業生的青睞。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企業招聘崗位大幅縮減。加之高校畢業生數量創下近年來新高,將達到874萬人,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困境。同時,疫情導致不少高校畢業生沒能如期返校,學校安排的就業實訓和指導亦受影響,或被壓縮,或被取消。
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校的應用,全面提高中小學校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河北省雄縣人民政府,于6月8日至12日聯合舉辦了“智能,創造未來——第三屆人工智能與教育發展(雄安)線上論壇”。
“你能想象未來五年甚至十年以后,哪個行業不會被人工智能帶來巨大改變嗎?”人工智能權威學者吳恩達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
“你能想象未來五年甚至十年以后,哪個行業不會被人工智能帶來巨大改變嗎?”人工智能權威學者吳恩達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
當下,我國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正在從起步階段步入黃金期,我國已成為數據資源大國。據媒體報道,我國大數據人才空缺,為十大高薪職業之一,供求比超過1:14。同時,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的供求比例僅為1:10,人才缺口超過500萬。在總規模超過30萬億元的“新基建”中,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亮點。
5月6日下午,云創大數據舉辦的2020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師資免費在線培訓首日課程圓滿結束
4月17日下午,云創大數據舉辦了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城市合伙人大會,2000多位來自全國各城市的培訓機構代表和合作伙伴參加了本次大會。會上,云創對青少年編程教育領域的合作框架、合作模式,以及直播課程等進行了介紹,并回答了大家的相關疑問。
落實人工智能國家發展戰略,需要人才先行,《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明確“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力度”。
4月10日下午,云創大數據舉辦了全國高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結對子大會。本次大會在嗶哩嗶哩“云創大數據直播間”進行了實況直播,高等院校、技師院校、培訓機構負責人,以及云創大數據的合作伙伴觀看了直播實況。
4月1日,由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組織編寫的《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學院(專業)基本概況匯編(2020版)》(以下簡稱《匯編》)正式出品。《匯編》為大16開本,精裝,1111頁,125萬字,是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促進高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專業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