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企業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但他們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數據處理,其中包括發票、保險、記錄、內部和外部通信,以及社交媒體賬戶。那么以安全方式收集所有數據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大多數組織將其數據存儲和處理外包給基于云計算的服務提供商。他們可以獲得互聯網接入和其他數據處理服務,而無需承擔采購硬件的成本。但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是...
日期:08/13/2019 09:36:16
作者:
磁盤驅動器是直接連接到每個獨立服務器上的,并且可以通過全局分布式文件系統(如谷歌的GFS【2】)來進行管理,也可以作為網絡附加存儲 (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的一部分,直接連接到集群級的交換網絡。NAS是初始化部署的更簡單的方案,因為它將這些低端服務器通常是IU(U是unit縮寫,其尺寸由作為業界團體的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決定)大小或使用刀片式機箱。
日期:08/12/2019 14:56:20
作者:
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企業IT需求,存儲管理人員必須獲得新的技能。否則,他們的職業生涯就有可能處于落后過時的境地。而隨著數據存儲技術發生的變化,存儲管理人員需要將其職業生涯向前推進。 軟件定義對象存儲提供商Scality的首席工程設計師兼共同創始人Bradley King表示,經驗豐富的存儲專業人員一直面臨技能過時的風險,或者是需要學習新的存儲管理人員技能的風險。 過...
日期:07/23/2019 15:50:55
作者:
如今,云計算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企業在云平臺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并非所有云平臺都是相同的。從傳統虛擬化軟件構建的內部部署云平臺在可用性、功能和操作方面就與公共云非常不同。 混合云和多云策略允許IT部門利用這些不同的云計算產品,但在正確的時間將數據放到正確的位置是一項挑戰。以下將研究云平臺中的存儲以及如何實施多云策略。 定義混合云和多云 通常...
日期:07/23/2019 15:49:06
作者:
弄清楚如何將數據移動到備份設施,以何種形式以及決定該設施應該位于何處往往意味著需要在成本,風險等級,恢復丟失數據的速度以及可容忍的數據丟失量之間進行平衡。 每個人可能都會同意應該在異地進行數據備份,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可能就應該如何完成備份達成共識。關于使用哪種方法的決定將影響你的恢復時間目標(RTO)、恢復點目標(RPO)、風險等級和成本--因此這非常重要。...
日期:07/17/2019 17:30:37
作者:
企業采用云策略的最后一步是盡可能充分地利用云端可用的服務。問題是大多數組織的第一步是利用云計算進行備份或歸檔,這通常意味著發送到云端的數據存儲在私有部署或云服務無法訪問的卷中。在企業開始實施云策略時,IT規劃人員需要注意確保他們所采取的步驟不會使采用云服務的最終結果難以實現。 第一步 - 從本地部署的服務開始 由于組織擁有的大多數數據都是本地部署的...
日期:07/15/2019 17:43:54
作者:
rStor 6000系列存儲系統為客戶提供合理的性價比的SAN存儲解決方案。豐富的機型讓選擇更加靈活:2U機箱12盤位, 3U機箱16盤位和緊湊型2U機箱24盤位。模塊化硬件控制器上配置了標準1Gb iSCSI端口,可以快速搭建多客戶端共同訪問的IP SAN。如果配置3.5英寸磁盤, 很大磁盤數將達到316顆;如果配置2.5英寸磁盤, 很大磁盤數將達到360顆;如果裝載單顆6TB容量的磁盤, rStor 6000系列存儲系統很大可提供1.9PB海量存儲空間。
日期:07/11/2019 13:22:24
作者:
企事業單位都有一些重要數據需要保存,以前都是存放在一臺服務器或存儲設備上的,但存在出現故障而丟失數據的可能。minicloud迷你云采用三機容錯技術,任意損失一臺服務器,還會有兩臺服務器容錯工作,再損失一臺,也不會丟失數據,從而給企事業單位提供一個放心保存數據的地方;另外,個人用戶都喜歡使用云盤服務,如百度云盤、360云盤等。數據存放在云盤,安全性很高,而且不管通過什么設備都可以訪問自己的數據,分享給別人也很方便。但單位的數據一般不敢放在公有云的云盤里,minicloud迷你云不僅可靠,還自帶云盤功能,大大方便單位集中共享存儲和訪問數據。
日期:07/11/2019 13:18:01
作者:
cStor云存儲系統一體機是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低功耗、高密度的產品。基于存儲專用處理器開發的64位低功耗硬件平臺,與云創大數據自主創新核心產品cStor云存儲系統完全結合的云存儲一體機,展現了新一代高密度云存儲產品高容量、高性能、節能環保的綠色魅力。與傳統云存儲產品相比,該產品可搭載總存儲容量高達3800TB,單存儲節點峰值功耗低于0.15KW,比傳統云存儲產品節能3倍,諸多優勢優勝于傳統存儲產品。
日期:07/11/2019 11:43:59
作者:
目前,大多數企業使用兩個或更多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云服務,35%的企業使用多達五個監控工具來密切關注混合云和多云環境。那么實現全面網絡可視性的較佳方法是什么?
日期:07/11/2019 11:29:58
作者:
|
Digg排行
本周熱門內容
|